Category Archives: 未分類

幸福。家。起來 【精神健康資源6】:玩樂 – 增強韌性與提升家庭幸福感的祕密

 
當生活中的挑戰不斷來襲,我們如何保持心態積極,面對困難而不被擊倒呢?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討一個強有力的工具——玩樂,並分享如何利用玩樂來增強我們的韌性,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
 
玩樂的力量
首先,我們來看看玩樂對於我們健康的影響。玩樂不僅僅是讓我們開懷大笑,它還具有許多科學證明的健康益處。研究顯示,玩樂可以降低壓力荷爾蒙的水平,釋放積壓的負面情緒,並且增強免疫系統。當我們笑的時候,身體會釋放內啡肽,這種自然的化學物質能夠讓我們感覺良好,甚至有止痛效果。
玩樂還能幫助我們在面對困難時保持客觀。當我們能夠用輕鬆的態度看待問題,便不會被負面情緒所淹沒。這種能力稱為心理韌性,是我們在面對壓力和挑戰時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玩樂在康復中的應用
我曾經在一間戒毒康復中心工作,參與者在療程中的進步常常出現在我們的對話中融入了玩樂的時候。當病人自嘲時,他們其實是在以一種輕鬆的方式承認自己的痛苦和成癮問題,這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面對和克服困難。玩樂打破了對話中的緊張氣氛,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鼓勵,使病人能夠更好地療癒。
玩樂不僅僅是治療過程中的輔助工具,它還能促進社交聯繫和信任。我們越是能夠在困難時刻保持玩樂,就越能與他人建立更深厚的情感聯繫,這進一步增強了我們的韌性。
 
重拾童年的玩樂感
你是否發現,兒時我們總是能輕易地開懷大笑,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天然的玩樂感似乎逐漸消失了呢?生活的壓力和責任讓我們開始自我審查,害怕別人的眼光。這實在是可惜,因為笑聲是最好的療愈劑之一。它讓我們更快樂、更健康,減少壓力的同時,也使我們的免疫系統更強大。
 
我們需要重新找回那份童年的輕鬆和玩樂感,讓自己能夠在生活中再次體驗到那種無憂無慮的快樂。當我們能夠用玩樂的角度看待問題時,我們會發現,很多本來讓我們煩惱的事情,其實並沒有那麼糟糕。
 
日常生活中的玩樂練習
那麼,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玩樂,增強自己的韌性呢?以下是一些具體的方法:
        1.        回顧早晨的煩惱:想一想你早上遇到的那些讓你煩惱的小事,試著從玩樂的角度看待它們。比如,昨天我在給孩子喂早餐時,一不留神,孩子把整碗粥扣在了頭上。當時雖然很煩,但回想起來,這個場景實在是讓人忍俊不禁。
        2.        與玩樂的人相處:周圍是否有那些不拘小節、富有玩樂感的人呢?多與他們交流,看看他們是如何處理生活中的問題的,學習他們的玩樂感。玩樂是會傳染的,當你經常與玩樂的人在一起時,你的玩樂感也會有所提升。
        3.        夜晚的反思:晚上,回顧一下今天發生的讓你不快的事情,試著找出其中的玩樂點。比如,有次我和一位客戶發生了爭執,當我回憶起對方激動時的表情,竟發現這畫面有些滑稽,於是忍不住笑了起來。這樣的反思能幫助我們釋放壓力,輕鬆面對困難。
        4.        培養長期的玩樂感:玩樂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練習和培養。試著把最近一次讓你尷尬的事情寫下來,然後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它,找到其中的玩樂點。這樣可以幫助你不再那麼在意他人的看法,學會放鬆自己。
 
玩樂與家庭幸福
在家庭中運用玩樂,不僅能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還能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家庭氛圍。當我們能夠以玩樂的態度面對家庭生活中的各種挑戰時,會發現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家庭氛圍更加和諧。
比如,在家庭聚會中,可以分享一些有趣的故事或笑話,這樣能夠活躍氣氛,讓大家在輕鬆的氛圍中度過美好時光。當家人遇到困難時,也可以用玩樂的方式來安慰和鼓勵他們,這樣不僅能減輕他們的壓力,還能讓他們感受到家庭的支持和關愛。
 
結語
玩樂是我們面對生活挑戰的一種有力武器。通過玩樂,我們可以減輕壓力、增強免疫系統,並且在困難時刻保持客觀,從而增強我們的心理韌性。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小練習來培養自己的玩樂感,並將其應用到家庭生活中,增進家庭幸福感。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幫助大家重新發現玩樂的力量,讓我們一起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快樂和輕鬆,迎接每一天的挑戰。讓我們用玩樂來增強自己的韌性,提升家庭的幸福感,共同營造一個更美好的生活。
 
 
5)掌握生活的主導權:如何透過控制感提升韌性
大家好,今日我們將會簡介控制感對於個人韌性的重要性,並分享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和保持這種感覺。這些方法不僅能幫助你減少壓力,還能增強你的快樂感和自信心。
 
為什麼控制感如此重要?
韌性是我們面對挑戰時所展現的能力,而控制感則是韌性的重要基石。當我們相信自己能夠影響生活中的結果時,我們就更有可能積極行動,朝著目標前進。相反,若我們感到對環境毫無控制力,便容易陷入無助和消極的狀態。
 
控制感與生理影響
心理學家艾倫·蘭格(Ellen Langer)的一項經典實驗揭示了控制感對我們生理狀態的深遠影響。在這項實驗中,一組老年人被安排在一個完全模擬二十年前環境的度假村中生活一周,結果顯示他們的身體狀態有了顯著改善,甚至看起來變得更加年輕。這表明,控制感不僅僅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還能顯著影響我們的生理狀態。
 
擺脫無助感
“學會的無助感”是指當人們感到自己無法控制環境時的情況。堅韌的人不會感到無助,因為他們相信自己的行動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當我們認為自己的行動不會改變任何事情時,就會變得無助和消極,不願意採取行動來改變現狀。
但是,我們需要明白,我們可以控制並影響結果。這種認識能幫助我們擺脫無助感,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如何建立和增強控制感?
1. 設定明確的目標
每天早上起床後,為自己設定一個當天的目標。這個目標可以是簡單的,例如完成某個工作任務,也可以是較為複雜的,如在一天內多幫助別人。這種設定目標的做法能幫助我們更有方向感,並在完成目標時獲得成就感。
 
2. 增強自我覺察
我們都有控制慾強的時候,例如當我們希望別人按照我們的方式行事時。這時候,我們需要停下來,深呼吸,並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合理。這種自我覺察能幫助我們在適當的時候放手,並以更加彈性的方式應對變化。
 
3. 建立健康的行為模式
夜晚反思自己的一天,找出一個想要改變的行為,並寫下改變它的三種方法。例如,如果你發現自己經常對孩子唠叨,可以試著在說話前先停下來思考,或者選擇更適當的時機進行溝通。這種方法能幫助我們養成更健康的行為習慣。
 
4. 長期規劃與彈性應對
寫下你想要達成的長期目標,並為此制定不超過十個可實行的步驟。這些步驟應該是具體且可管理的,並且在實行過程中保持彈性,隨時調整計劃以應對變化。這樣的做法能幫助我們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保持積極的心態和行動力。
 
 
避免過度控制
過度控制不僅會給自己帶來壓力,也會影響我們與他人的關係。因此,我們需要學會辨識什麼時候應該放手。以下是一些判斷過度控制的指標:
是否經常對自己要求過高?
當事情不如意時是否容易情緒失控?
是否對他人有過多的期待,並難以接受他們的拒絕?、
 
如果你發現自己有以上的行為,建議尋求專業的輔導人員,學習如何適度作出控制。
 
控制感對於提升我們的韌性和幸福感十分重要。透過設定目標、增強自我覺察、建立健康的行為模式以及長期規劃,我們可以有效地增強這種感覺。同時,我們也需要注意避免過度控制,保持心態上的彈性。
 
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發和幫助。讓我們一起努力,掌握生活的主導權,提升家庭幸福感,並為社區帶來更多的正能量。感謝你的閱讀,期待你在「幸福。家。起來」的下一篇文章中再次相會。

幸福。家。起來 【精神健康資源3】:希望與韌性

在我們的生活旅途中,每個人都會遇到逆境與挑戰。關鍵在於,我們該如何從困境中站起來,並繼續保持積極的態度?這裡有兩個強大的力量——希望與韌性,它們讓我們在面對困難時依然堅持前行。

讓我們來了解Bethany Hamilton的故事,她失去一隻手臂後,如何利用希望的力量重新站起來,最終成為冠軍衝浪者。接著,我們將探討如何運用希望與韌性這兩種力量,激勵自己在困難中保持積極的態度。最後,我們將分享一些切實可行的策略,幫助你將希望注入生活,迎接更美好的未來。

希望的力量

2003年萬聖節,一位年輕的衝浪者Bethany Hamilton在夏威夷的海岸被一條虎鯊襲擊。這次襲擊使她失去了左臂,但三週後她重返海浪中,重新學習她所熱愛的運動。一年後,她學會了只用一隻手衝浪,並贏得了全國冠軍。在她的自傳《靈魂衝浪者》中,Bethany將她的韌性歸功於她的信仰,並且對未來充滿希望。希望賦予了她從這場創傷中恢復的力量。

什麼能給我們像Bethany那樣的希望呢?我們的情緒來自我們的思維。如果我們抱有希望的想法,即使是像「決定你想要它超過你對它的恐懼」或「讓昨天羨慕今天」這樣看似簡單的想法,它們也會幫助我們體驗到更多積極的情緒,並變得更加充滿希望。這些積極的情緒和希望激發我們的動力,讓我們能夠創建並執行實現目標的策略。

希望讓我們更加堅韌,因為積極、充滿希望的人正視生活的現實,並努力尋找解決當前挑戰的方法。即使沒有明顯的解決方案,他們依然會找到可以期待的東西,保持希望,從而持續前進,並從逆境中反彈。

希望與韌性的關聯

有醫學研究研究,發現缺乏希望的患者增加了復發或死亡的風險。研究結果很簡單明瞭:抱有希望的患者更可能自己處理疾病,並接受和理解他們疾病的各個方面。他們通常選擇最積極的治療方式,並能夠度過每一個艱難的日子,因為他們對更好的明天充滿希望。

相反,當我們對某件事過度專注,長期處於焦慮和擔憂中時,這會阻止並癱瘓我們實現目標的能力。在心理學中,這種行為被稱為「神經質」,這種負面思維會引發更多的負面思維,形成惡性循環。持續的消極思維不僅阻止我們感到希望,還阻止我們擁有積極的視角。

積極性與韌性

希望和積極性共同作用,推動並建立我們的韌性。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要求參與者能夠報告他們的每日情緒。參與者對過去一天內經歷的情緒進行評分。研究人員詢問參與者是否感受到娛樂、敬畏、同情、滿足、感激、希望、興趣、喜悅、愛和/或自豪,以及憤怒、輕蔑、厭惡、尷尬、恐懼、內疚和悲傷。還測量了韌性。一個月後,結果匯總。那些積極情緒穩定的參與者在獲取應對所需資源方面顯示出增長,即使他們的日子裡包含大量負面情緒。這表明積極的情緒和希望能夠提高我們在負面情況下茁壯成長的能力,使我們更具韌性。希望激勵我們,推動我們,並讓我們繼續前進。



如何培養希望與韌性

1)積極的自我對話:

用積極的語言與自己對話,創建充滿希望的想法。比如「我要為明天的成功做好準備」或「今天的努力會帶來美好的未來」。

2)設定切實可行的目標:

設定短期和長期的目標,並制定可行的計劃一步步達成它們。每次達成小目標都會增加你的希望感。

3)練習正念:

通過正念練習,保持對當下的專注,避免過度擔憂未來。

4)建立強大的支持網絡:

與家人、朋友和社區建立聯繫,尋求支持並給予他人幫助。

【FAITH嘗.SUN體驗】

全SUN星期日玩樂全接觸

Faith嘗.有心(自信心發展)
透過籃球、泰拳及藝術項目培養小朋友自信心

Faith嘗.有腦(解難力發展)
透過不同專題,學習以不同角度作思考,增強解難的能力

Faith嘗.有禮(社交力發展)
透過群體活動,加強與人相處機會,學習團隊技巧

Faith嘗.有品(品格力發展)
讓參加者從聖經中學習不同品格

日期:23/4/2023 – 9/7/2023(逢星期日)
時間:上午10:30-下午1:00
地點:田灣華基堂/戶外訓練場地
對象:小一至小六學生
名額:30人

参加者注意事項:

1「Faith嘗•有心」之活動分為 籃球、泰拳、藝術
(活動三選一。參加者可填選意廟,最終需看報名情況而定)

2 参加者需準時出席,若遲到、早退或缺席2次或以上,即取消参與資格。

3 初小級家長需出席4月23日;高小級家長需長席5月28日的親子崇拜活動。

4. 家長可免費参期由5月7日至7月己日之家長活動,書用全免。

報名方法:

於4月15日前填妥網上報名表格,將有專人回覆及確認是否取錄

查詢:

WhatsApp: 5386-6569(連結) / 電話 2538-0644

報名連結: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dHpTCT352QudZbb30yasztuJTesLZ-7MhffiwAK3SgsNmaJQ/viewform